欢迎光临昆明城市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各题型考场答题攻略(踩分点与时间分配)


◼️ 昨晚直播的时候,依然有很多很多老婆在反复和我确认:最后十天到底要做什么?做什么才能创造上岸奇迹?在有上述如此多事前需要做的情况下,复习的优先级到底在哪里?是输出重要还是输入重要?书背不完怎么办等等等。

◼️ 答案是唯一的:写题,反复写题,用写题背诵,用写题保持手感,用写题训练思维,用写题明确自己的时间,用写题保证自己一定能完成卷子。


12/12/Tues .

写全名词解释、写快简答题

写深论述题、写好实务题

@TuTouSuo™️

我翻出了自己考研期间的计划本,试图看看在最后的十天里我到底都干了什么好事情让自己能在十天后顺利上岸:喔,但我的计划本告诉我,我在最后十天几乎在疯了一般的练题,因为那时我已经写完了所有的院校真题、模拟卷,所以我找出了当年所有院校的真题合集,每天写两个院校的一套试卷(只写答题框架)的疯狂练习。

“2017年12月12日,这一天我写了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两套真题(只写了答题框架思路)、重新默写了社交媒体和媒体融合专题框架、完成了一张肖四得了38分、继续背肖四上的毛中特系列的主观题、背了15年英语真题里全部的生词、写了一篇英语作文,总计学习时长在11小时。”

可以看出来,最后一段时间的复习更趋于常态化,以「保持手感」和「按部就班」为中心,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练习试图培养一些惯性思维或者是肌肉记忆的东西,以保证最后考场上能效率、质量最大化——或者说,一个考场应试的终极目标:「有限时间高效完成,全面知识深度思考」

高效意味着,所有的题目都需要有一个能「快速反应」和「快速罗列框架」的大致思路,常规如5w思路、pest思路、新闻生产流程思路;这可以让我们在拿到一道题的30秒内形成关于这道题的最常规、最简单粗暴的答题方式;而「全面与深度」意味着第二种可能存在的答题方式,是对这道题背后的社会现象的反思,是题目本身的辩证性思考,是可能存在的加分项与可能卷死别人的 思路逻辑。

一般而言,分值较小,且问题相对比较直白简单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我们要追求高效,而分值较大,问法较为复杂的论述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等题目,我们则需要有一定的深度思考,不能仅仅流于表面。

所以,根据题目的分值、快速反应答题框架、合理选择最适合的答题角度、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快准稳的完成一道题,就是真正考场答题终极技巧 ——在合理的时间内,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完成一道题。

那么,今天我就按照不同的题型,来聊聊「考场应试答题的终极技巧」(希望大家在最后一周练题时,去反复实践


名词解释:稳、准、快

️ / TuTouS uo / 考场应试答题的终极技巧

名词解释规字数与时间

【5分名词解释一个词250字左右,5-6分钟左右】 【10分名词解释一个词500字左右; 10分钟以内】

名词解释批改的踩分点

*常规批改时一个点一分,而一分也只值一句话,因此要保证名词解释一句话一个点,每一个句号代表一个点。

【基础得分点】定义、概念源起/产生背景、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出现原因、当下现状;

【常规加分项】双重影响、优劣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未来趋势、案例与应用;

【牛逼加分项】社会与学术意义、名人或业界评价、辩证性的个人思考。

名词解释的踩分技巧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是建议在名词解释前标注序号的,虽然标注序号会比较清楚,但在普遍性的学科要求中,名词解释都需要写成一段完整的内容,不是是一些碎片化的点。但如果我们又希望老师能快速准确的看明白我们的踩分点,同时又不会太刻意,那么技巧就是在每一句话中点出「踩分关键词」。

以解释议程设置为例,议程设置理论「起源」于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的教堂山调查后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其「主要内容」包括巴拉巴拉。议程设置作为传播学发展至今最重要的效果理论,其对于传播学界和社会研究的「意义」在于巴拉巴拉。

也就是说,你在回答时,给老师明明确确的把「踩分点」指出来,且把踩分点巧妙的融入你的内容中,既不显得过于刻意,又保证了名词解释的准确到位。

快速完成名词解释的技巧

想高效准确的完成名词解释,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在于「点到为止」,名词解释不需要你写出多么复杂和牛逼的长篇大论,除了理论的概念需要完整之外,其他的特征、原因、影响,如果需要有好几个点的,建议全部用短语的形式,中间用顿号隔开。

比如电商经济一词,电商经济的特点在于其爆发式增长、机构化运作和全行业支持,在优势方面电商经济拓宽变现模式、凸显社交新价值、拉动网红与直播行业转型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狂欢化的消费、主播马太效应明、供需不平衡和过度依赖流量等困境。

这样把原本需要写很多字,很复杂的内容就直接缩短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短语,你也不用在意这个短语要如何解释,如何论述,名词解释的「点到为止」即呈现最终的结果即可,过程不重要。


解释类简答题技巧

除了名词解释之外,还有一类解释类的简答题,他们的本质和名词解释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简述何为新闻专业主义」,这其实就是一个名词解释的拓展题,因此遇到这种题,我们还是要遵循上述的原则,按照一个大型的名词解释,稳准狠的安排上最完整的答案。

稳,是需要你用「踩分点」当作小标题,一、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溯源;二、新闻专业主义的特征与价值;三、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与重构。

准,是需要你「准确」的默写出这个词的定义,背书这种基本功那是一点点都不能错,错了所有的技巧都是白搭。

快,是要求你依然抱着「点到为止」的心态,在每一个小标题的论述时都不要贪多,基本上还是概念默写+短语解释的模式,不要浪费太多的字数;同时在最后一个小标题中有意识的设置一个加分项,比如当代变迁、意义分析、辩证思考等等,让你的解释性简答,起于解释,终于思考——一切都是,满分的样子。

一些关于名词解释瞎编的技巧:

简答题:直击重点、废话少说

️ / TuTouS uo / 考场应试答题的终极技巧

简答题是指分值在10分到20分之间的题目。简答题看似容易,但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各位写不完卷子的罪魁祸首:毕竟简答题本身题目比较简单,而且绝大多数的简答题都会是你提前准备过框架的题目,因此大家写简答的时候就会想着:准备过的我一定要卷死别人!我背过的牛逼框架无法取舍都往上写吧争取拿个满分!哎呀技术和国际传播,我有好多想法好多思考,我要全部展现出来。

最终的结果是,10分的简答拿了8分,30分的论述拿了5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凄凄惨惨戚戚。 如果说名词解释叫「点到即止」,那么简答题就是「见好就收」,在恰当的分数内做恰当的事情,问什么答什么,写短写精。

简答题的预计规划字数与时间

【10分的简答题应该在500-600字,计划用时15分钟】 【15分的简答题应该在700-800字左右,根据题目的难度计划用时20分钟左右】

简答题的踩分点分析

简答题的踩分逻辑是5分一个点,每个点的判断大致标准是3分为点2分为论述。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框架背了四五个点,简答题就一股脑的往上冲,老师是不可能因为15分的题你答了5个点就给你20分的。

所以按照5分一点的思路,10分简答乖乖写两个点,15分简答乖乖写3个点,是保障你简答题能写完的唯一要求。当然,如果确实觉得2个点有点不够,那么在确保自己时间的情况下,10分也可以写三个点,但是论述就一定一定要精简了。

把简答题写短的技巧

写短简答题,自然就是把写短论述。简答题的论述不需要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引入、铺垫、背景和彩虹屁,我们要把把握一个核心逻辑即「问什么答什么,小标题写什么就解释什么」,因此简答题的论述结构为:

「解释小标题中的关键词」+「举例子/分析关键词」+「因此,xxx(关键词)构成了xxx的具体原因/积极影响/实际内涵/主要特征」等。一句话一行,一共三行,简简单单搞定考场简答题。

简答题怎么才能既快短且卷

上述内容已经为我们铺垫了简答题的快速和简短的技巧,但不代表简答题就真的需要这样朴朴素素平平淡淡,一般而言,简答题的「最后一个小标题」就是我们发挥的空间,在常规三个小标题的框架里,前两个可以正常回答,第三个就应当是「当下现状/辩证思考/社会价值/批判分析/独特视角」。

比如分析算法技术,前两个是技术的优势,最后一点就可以谈谈算法的社会驯化和透明性问题;比如分析国际传播,前两个是困境或者是策略,最后一点就可以把后疫情背景、风险社会等现状背景扔上去谈谈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哪些困境或者是新策略;再比如简单的默写数字鸿沟的理论,第三点就可以谈谈数字鸿沟在当下老年人问题中的价值,或者是现在出现的智能鸿沟或反数字鸿沟的新趋势等等。

同时,就算是提出了这种比较卷的说法,你也只需要解释这个算法驯化/智能鸿沟的概念+举例微博的驯化或者老年人问题+总结“算法的驯化问题也是当前在算法浸润的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视角”——就行了,论述还是老样子,不要长。这样,你的简答题就能做到,按点踩分,绝不浪费,该卷就卷,是适合考场的完美简答题了。

论述题:拉开差距、保持思考

️ / TuTouS uo / 考场应试答题的终极技巧

论述题包含了常规论述与材料分析题等,广义上指分值在20分以上的题目。论述题的终极目标,是给老师营造出一种“我不是机构教的,我的框架不是背的,我是切切实实对这个社会有深度的思考与体悟,我是真的在关心社会运行的轨迹与技术和人的未来。”的错觉。

论述题写深的第一层思路:时代背景

虽然大家的确是机构教的没错,但这种深度思考,其实也不是机构教的呀,你要真的相信那就是你发自内心的感悟才行。而想要在论述题中体现出这种深度和感悟,最关键的就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分析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论述题让你写国际传播,那么就需要把国际传播放在「智能时代、风险社会、逆全球化、全球社交化传播、平台化社会、舆论战」这些大背景下,除了讨论常规的国际传播中的污名化问题、国际传播西强东弱、形象他塑以外,还可以继续分析国际传播当前存在的社交垄断、逆全球化的意见壁垒、当下泛滥的民族主义和仇恨情绪、舆论战背后的霸权主义」等。同时,举例就可以配合今年一带一路、巴以冲突等案例。

这就一定比干巴巴的背诵框架和论述一些大家都能想到的东西,来的有深度和有思考的多。

而今年的时代背景,给大家罗列一下哈:智能时代、移动互联新时代、 乌卡时代(充满着不确定的时代) 、全球风险社会、网络治理深化、 平台社会与平台资本主义、媒介化社会、视频化与景观社会、 社交媒体塑造的景观社会、后现代性的流动社会、情绪化 愈演愈烈的后真相社会、东西对立的后西方社会、全球范围内的后机制时代、全民参与与社交媒体构建的狂欢时代、深度媒体融合时代、技术激进主义时代。

上述内容,既可以作为开篇社会背景成熟,也可以作为每一个小标题的答题切入口。

论述题写深的第二层思路:问题延伸

如果说简答题需要大家「见好就收」和「问什么答什么」,那么论述题就需要大家在题目问题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自我延伸,以保证题目的完整度,也保证你的确讲清楚了你的思想。

如果是「如何理解,谈谈认识」这类题,那么你的思路就可以在「现状特征、原因、双重影响、价值意义、解困与未来趋势」这些角度里面根据你的熟悉程度和分值任选两到三个角度组成答案;

如果是「谈现状/特征」,那你记得要谈「背景与影响」;如果是谈「原因」,那你记得要谈「影响」;如果是「谈影响」,那你记得要「谈正面影响和价值,谈负面影响和解困趋势」四个部分;如果是谈「措施或趋势」,那你记得先「聊聊现状与问题」,根据具体的分值,可以单独写成一个点,也可以写在开篇或者过度中。

总之,进行延伸和拓展的两大关键,即在5分一个点的踩分点逻辑下,在分值允许的条件下,尽量让你的整体逻辑更完整,但必须是「问题为主」,「延伸为辅」,不能让延伸超过问题,不然就存在走题的风险。

论述题的规划字数、时间和踩分点

20分论述题1000字不到,计划20-25分钟;25分论述题1200字,计划25分钟;30分论述题1500字,计划30-35分钟;40分论述题1800字,计划40分钟左右。

上述字数与时间没有必然性,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作答情况略作调整。原则上是5分一个踩分点,分值特别大的题目不按照此标准,如40分题目,可以写两一级标题,分别下属2-3个二级标题即可,一切以你的能力、时间为准。

论述题的论述思路

核心论述逻辑即默写小标题里的理论/关键词定义+解释一下小标题和题目的关系+案例+扣题;常规论述在3-4行,和简答题一样论述也不需要太多,主要是点踩分,论述并不是最关键的部分—— 这样, 论述精简,论点延伸,背景加持,你的论述题,就是万千试卷中,最闪光的那一个。

实务题:模版与创意兼具

️ / TuTouS uo / 考场应试答题的终极技巧

实务题分为「消息」「新闻评论」「策划」「研究设计」四大类型,不管是短评还是媒介批评,广告策划还是报道策划,他们本质上都可以归属于这三大类型,我们先来整体上说明一下实务写作的技巧。

实务写作的基础分:规范与完整

任何的实务写作,无论是消息评论或策划,老师批改的第一印象都是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消息标题的写作方式是否正确、导语是否准确;新闻评论是否有清晰的观点和文章层次;策划的模版完整与否,是否是按照题目的要求写出了清晰的采访提纲、短视频脚本等内容——如若格式完整,则实务类题首先可以拿到基础的40%分数;

其次看【完整和切题】:消息是否是按照材料的要求进行改写的,选取的素材和内容是否完整;评论是否是紧贴材料,相应的逻辑是否清晰,观点是否合适;策划是否完整,是否考虑到了足够的细节等;这是另外40%的分数之由来。

考虑到大家一直在说「缺少足够清晰的模版」,在这里我帮大家整理了几个通用的实务类模版,供大家参考使用:

【社会热点负面评论模版】

开篇:事件描述+事件问题+相似举例+实质是xx问题(行业/社会)

第二段:表现与影响分析:这样的问题带来哪些恶劣的社会影响

第三段:原因分析段:严重的影响归根结底与xx(原因)有关。

第四段:措施分析:分析完原因就针对原因解决问题

第五段:升华结尾段:呼吁/社会意义/社会关系

【社会正能量评论模版】

开篇:事件描述+事件的社会意义+事件背后精神价值

第二段:这种精神在鼓舞民众

第三段:这种精神在鼓舞社会发展

第四段:这种精神在促进国家前进

第五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常规策划模版】

一、策划主题(名称)

二、策划目的(预期效果)

三、策划背景(社会背景)

四、策划分析

「市场/平台/社会/消费者分析」

五、具体操作

*具体操作部分如果是新闻报道策划就写采访提纲、或者具体的新闻内容呈现,如果是广告策划就写短视频脚本之类具体的广告策划内容

六、投放策略

*如果是新闻策划这部分是「发稿计划」,如果是广告策划,这部分就写在各个平台上要如何进行内容发布

七、策划反馈与评估

*可以写预期效果、注意事项等内容

【常规研究设计模版】

主题:关于xx的研究计划

一、研究选题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理论依据

*这里要写明研究主题中的相关概念,也需要解释自己在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

三、研究变量分析

*说明自己的研究中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要如何操作自变量和因变量

四、研究假设

*假设即自己说明你预计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五、研究方法与验证

*举例出一定的研究方法,并用研究方法去验证上述的研究假设

六、界定研究对象与抽样

*最终基于假设与验证,得到最终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

实务写作的加分项:深刻与创意

一般来说,消息写作是分数最平均的题目,只要正确的找到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组合,分数就不会太低。如果消息的标题和导语写的更精彩一些、语言更凝练一些,则会拿到较高的分数,即最后20%的加分项。

新闻评论因题目本身的主观性较强,因此高下立下:优秀的小标题、流畅的语言、深刻的观点、层层递进且清晰的逻辑、辩证的思考、有建设性的意见都是加分的关键所在。主要加分项列举如下:辩证思考(看到政策或现象的价值也要看到其落地的困境和如何持续发展)、深入思考(问题不仅是行业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压力等深层次原因的共同作用)、建设性意见(除了合力解决以外,可以引入新技术,也可以提出一些更为细节化的操作方式)。

策划题则注重「创意」,策划内容是否有足够的创意、是否吸引人、是否独特、选取的平台是否恰当且合适,都是策划的最终加分项。主要加分项列举如下:关注策划案背后的社会背景与目标群体的情绪、对潜在消费者进行挖掘、采访对象要多元全面、内容创作时要体现出一定的共情或技术或者搞笑等创意、注意事项部分要注意舆论引导和敏感性问题。

实务题的规划字数、时间和踩分点

常规600字消息写作一般在30分钟左右,字数再少则适当缩短; 20分-40分的策划与研究设计 常规在30-40分钟分钟左右,因为模版都是固定的,所以实际写作时可能更快;新闻评论常规用时在40分钟,根据不同的字数要求会存在上下的波动。

这样,名词解释展现出理论功底、简答题与论述题展现出一定的思考与辩证,实务有创意也有规范,你的卷子就是从头到尾,最优秀的那一个。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冬日冲刺帮扶班」

十堂课程|女娲补天

40个小时|上岸救命

´•ᴥ•`

「实务保姆批改班」

保持对实务写作的手感

持续练习,冲刺复健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昆明城市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5 by 昆明城市新闻 km.h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