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呢?
来源 | 《班主任之友》
作者 | 吴非
文明的教育观念,有文明的表达方式。
目前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流行语有“狠抓”“抓紧”“紧抓不放”,还会说“高度重视”“重中之重”,等等,一级一级地往下“抓”,甚至层层加码,“加大力度”。不过,仿佛总也没抓到什么,倒是会一级一级地往上抱怨:学生感受压力大,教师责怪压力大,校长叹息压力大,局长也说“谁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说“抓”,也就罢了,何必总是要说“狠抓”“狠抓不放”?教书育人,春风化雨,何必“狠抓”?儿童少年所受的教育,是生命礼物,他们会用心灵去感知,当他们成年时回望中小学教育,会以之为美好的记忆,而不是一场“被抓”的游戏。立德树人,教育者自身是“范”,“范”,也不可能是“狠抓”出来的。
为什么不把“正常”作为评价标准?是不是稍微放松一下,教育和教学真的就会解体崩溃,万劫不复?如果持有那样的认识,岂不是承认教育的失败,岂不是丧失教育自信?
教育界同行交流,总是听到学校如何“抓教学”“抓课堂”,行政部门如何“抓管理”,教师如何“抓常规”“管学生”,学生呢?被“一抓到底”——他们是“底”,只能“被抓”,了不得只能“抓狂”。
现行一些学校管理和教育模式很像蔬菜大棚,格栅加塑料膜,好处是机械化管理,“规格一律”“高产”,成本低,收益高。可是,我们从事的是教育,不能这样对待人啊。这么多年过去了,能不能稍微正常一些?如果仍坚持“狠抓”,可能恰恰说明办法少、能力差。
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这与学校实施的教育并行不悖。学生能遵守校规校纪,不妨碍他人,有学习的自由,有个人的学习需求,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向,在探索的过程中培育自信和创造人格,等等,这些,在严格的管控下不太可能实现。个别校长对中学“军事化”管理的解释是“帮助学生充分地利用每一分钟”“训练坚强意志”,其实,他们不懂军事,却自以为是地把学生当作士兵,既违背教育规律,也违背常识。更不用说一些校长和教师并非自觉的学习者,只要观察这些疲于奔命的人一年的阅读量,就能知晓大概。
教育教学靠“狠抓”,说明学校管理质量差,制度落后。比如,课间操评比,学生一切正常,仅仅因为班主任没到现场监督,被扣除两分(总分10分);而班主任到场的班级,学生做操即使有气无力,但得分仍高于班主任没到场的班级。当年我提出这个问题,学校说,如果不这样,班主任都会以此为理由不到场。可是,如果一所名校,十七八岁的学生依然要教师看管才能正常完成课间操,高三“成人仪式”结束,第二天课间操仍然需要班主任到场看管,请问:有什么资格大言“接班人”?拿什么吹嘘“茁壮成长”?
教师在必要的管理和辅导方面可能会有工作上的欠缺,但是,有些本当由学生自我管理、自己担责的事,学校能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二十多年前,我所在的学校有两个班实行“无人监考”试验,两学年四个学期的所有考试,都是班级学习委员来教务处领试卷,回教室分发,铃响自觉停笔,专人收卷整理,送回教务处。此事在学校成为美谈。但不知为什么,学校始终不敢在全校推广。但是,我和很多老师都相信:那批爱护名誉的学生,会把学校和老师们的信任当作一生的荣誉。现在应试教学,不但有老师监考,还有“巡查”,查监考教师是否尽职尽责,教室里都装了监控摄像头。学生在被安全保护的同时,也会失去一部分能力,失去部分应有的责任感。
看到很多老师在“狠抓”下疲于奔命式的日常工作,想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很重要的,是让社会了解什么是教育以及什么是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教育;让教育者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能发展自我智慧与价值,而不仅仅是做出牺牲。
学生成年后访问母校,说起子女的学校“抓得紧”,孩子小学就开始厌学,上了大学仍有人“抓”,毕业后上班,单位有领导“狠抓”,因为不恋爱不结婚,又有家长“狠抓”,没完没了,小半生都在被追捕似的。
于是说起当年在学校的“小自由”,想起老师的松散管理,不用加班加点,想到做作业可以“讨价还价”,想到学校鼓励下成立的“兴趣小组”,想到班主任能组织远足,回忆校长和高中生一起读小说,想起周末老师“忘了布置作业”,也想起步行穿过半个南京城去找小学同学玩,等等。原来,很多事是正常的,因为“狠抓”,没有了。
那些“为学生操碎了心”的,未必是有智慧的教师,而很可能只是个“狠抓”型的焦虑者。喊“狠抓”的人,会不会是自身学习能力差,基本能力是靠“抓”出来的,所以他不敢有一些“松”,一松就会变成蠢货笨蛋?
你认为呢?
感谢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来源 | 《班主任之友》2024年7、8月下半月刊
编辑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