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克而瑞发布《重磅独家丨2022年上半年北京房企权益榜&流量榜&全口径榜出炉》,榜单显示,中海夺得权益金额、权益面积双榜冠军,详情如下:
2022年上半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含普通住宅、别墅,不包括共有产权房)成交2.03万套,同比下跌34.3%。成交金额约1574亿元,同比下跌22.9%。成交均价约59360元/㎡,同比上涨约10.7%。随着限竞房退出历史舞台,北京新房价格也水涨船高。
供应层面市场表现稳定,2022年上半年,合计供应2.59万套商品住宅,同比增长12.2%。集中供地后,房企开发速度竞赛式加快,大量纯新楼盘面世。
今年上半年,市场因疫情防控需要短暂停摆,大大影响了买房人的心理。楼市出现明显分化,高端豪宅项目热销,成为财富人群升级置业或资金避险的选择,而占据市场主力份额的刚需、刚改型项目遇冷,导致市场总体成交量大幅下滑,但成交均价却因豪宅的热销而保持上涨。
榜单解读
权益榜中,榜首销售额170.9亿元,TOP3房企门槛122.42亿元,TOP10房企门槛为40.45亿元,TOP30入榜门槛15.16亿元。
流量榜中,榜首销售额180.64亿元,TOP3房企门槛121.82亿元,TOP10房企门槛为47.21亿元,TOP30入榜门槛16.62 亿元。
全口径榜中,榜首销售额201.12亿元,TOP3房企门槛170.78亿元,TOP10房企门槛为77.33亿元,TOP30入榜门槛25.22亿元。
TOP30房企权益销售额1306.94亿,3家房企业绩过百亿
据克而瑞统计,2022年1-6月北京TOP30房企权益销售额共计1306.94亿元。共有3家房企销售额超过百亿,分别为中海、城建、融创。在全口径金额排行榜中,城建销售额超过两百亿,中海、首开、华润、融创、招商销售额超过百亿。
典型房企
中海发展
权益榜中,以170.9亿元的权益金额,位列第一;
流量榜中,凭借180.64亿元的金额,位列第一;
全口径榜中,累计实现183.85亿元销售额,位列第二。
中海再次位列权益排行榜第一。
去年北京二批次供地,中海45亿拿下永丰0004地块,后定名中海滙德里,今年3月25日开盘, 热销势头不减,截至6月30日,项目整体去化率已接近60%,回款42.96亿,这也为中海在今年土拍市场提供了底气。
中海在石景山依旧强势,中海寰宇天下系列,在北京已经属于神盘式的存在,项目四期中海寰宇天下·天赋,1-6月实现30.44亿元网签销售额。
此外中海甲叁號院、中海京叁号院、中海首开拾光里、中海滙智里四个项目,也都贡献了超过十亿货值。
去年集中供地伊始,中海观望情绪浓厚,后期趁着地市的低迷期,成功“捡漏”多宗地块,在今年6月北京的二批次土拍中,中海斩获石景山衙门口地块和顺义新城第19街区地块,后续项目储备充足,预计短期内地位难以撼动。
华润置地
权益榜中,以71.14亿元的权益金额,位列第四;
流量榜中,凭借79.26亿元的金额,位列第四;
全口径榜中,累计实现167.89 亿元销售额,位列第四。
限竞房遗珠东城区永定府首批391套房源,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全部售罄。1-6月实现34.66亿元网签销售额,为主力贡献项目。
幸福里润园1-6月成交额31.91亿,网签速度虽然逊色于同区位的中海滙德里,但也成绩优异,销量不俗。
去年北京销冠楼盘海淀幸福里,余热犹在,今年1-6月实现了26.57亿元网签销售额。
华润在北京以联合开发项目为主,多为操盘方,瑞系、润系和橡树湾系等多个产品线落地京城。6月华润两个纯新项目开盘,分别是石景山的长安润璟,丰台的北京瑞府。
上半年华润置地是北京土拍场上出手最阔绰的房企,独夺丰台区纪家庙、亚林西、石景山区新首钢东南区3宗地,并联合葛洲坝竞得昌平区平西府地块,地价共计约190亿元。
万科企业
上半年万科流量销售额69.83亿元,位列第五。全口径销售额79.29亿,权益销售额40.97亿,都位居第九。
万科当下的业绩,主要来自于过往的积淀,观承别墅、城市之光·东望、万科·雲庐、万科翡翠山晓4个项目贡献主要货值。
万科自2019年与国开东方拿下万科·雲庐地块后,已经缺席北京土地市场三年。随着万科城市之光东望去化殆尽,万科在北京新房市场可售货值所剩无几。在今年二批次土拍中,万科联合朝开,报名了朝阳奶西两宗地,但并无斩获。
保利发展
上半年保利全口径销售额95.02亿元,位列第七。权益销售额40.05亿,位居十一。
保利北京这两年成绩不算突出,但过往的积淀依旧很深,也打造了不少明星楼盘,比如CBD区域的保利·东郡、望京的保利·中央公园,北三环的保利·海德公园,以及东坝的和光尘樾等。
今年,在“和光”“和锦”“和悦”等知名产品系之上,保利推出了“雲上”“锦上”系高端定制产品。保利·锦上在北京集中供地新政之下,在竞争激烈的朝阳王四营板块取得了热销,离不开入市的加速度和优秀的产品力,今年又趁势推出了保利·锦上二期。
总结展望
上半年北京楼市受到疫情影响,复苏进程被打断,购房者观望情绪蔓延,成交表现不及去年同期。核心区域不乏流量红盘,但远郊区域项目成交依旧惨淡。展望未来,房地产金融政策有望实行逆周期调节,支持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帮扶企业经营尽快回归正轨。全面放松居民按揭贷款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引导房地产交易尽快回归正常化。
北京市场购房需求旺盛,在很多城市积极出台政策救市时,北京作为首都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与一致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块取证和开盘,北京未来一段时间有望迎来一波供应潮,这也给了购房者更多的选择空间。(克而瑞)